Skip to content

liuxinyumocn/WX2DPhysicsTest

Folders and files

NameName
Last commit message
Last commit date

Latest commit

 

History

5 Commits
 
 
 
 

Repository files navigation

微信小游戏 Box2D性能测试

概述


本文就 Box2D 在微信小游戏中的对应 JS 版本与 WASM 版本的物理计算效率进行测试统计,以此来为小游戏开发者提供引擎的在不同场景下的效率,并提供了 Box2D WASM 版本的使用方法。

本文的仓库地址为:https://github.com/liuxinyumocn/WX2DPhysicsTest

仓库内已构建好本文的实验测试用例,可自行下载测试。

测试用例场景设计


以设备屏幕作为容器,从上方逐渐随机产生不定半径的小球或不定尺寸的方块(下文统称物体)自由落体,直至掉落容器底部,观测在不同设备中的渲染帧率(FPS)以及不同引擎中物理单步计算耗时(stepSimulation),实验效果如下图所示。

其中我们对场景中的一些物理参数的设定为:

物体属性:

  • Density : 2.5
  • Restitution : 0.9
  • Friction : 0.6
  • r : 2 ~ 12 (小球半径)
  • w / h : 4 ~ 24(方块宽高)
  • Mass : 3

每100ms产生1个自由落体的物体。

影响因素分析


影响渲染帧率的因素可能大致包括如下几点:

  1. 测试设备自身的硬件性能;
  2. 场景中物体掉落位置、形状和其尺寸的随机性导致的波动性的物理计算量;
  3. 物理引擎的计算效率;
  4. 渲染引擎效率对整体的影响。

本文采用 Pixi.js 作为游戏的渲染引擎,将针对 Box2D 物理引擎分别对他们的 JS 和 WASM 版本进行一系列的性能测试( WASM 仅针对物理引擎,游戏主体仍是 JS )。

实验数据采样方法


本文将主要观测2个数据指标来对不同版本客户端效果进行评测,

第一个指标为 FPS(Frames Per Second),指游戏画面每秒的渲染帧数,通常而言游戏画面稳定的 60FPS 及以上则表明该游戏渲染流畅。

第二个指标为物理引擎单步模拟(stepSimulation)耗时,引擎在渲染前需要进行一次场景各个物体的物理属性计算,本文将对每一次计算的前后进行时间戳标记,从而得到每次物理计算的过程中的耗时,场景中的物理随时间推移组件变多且复杂,由此观测各个环境下的物理运算性能。

对于 FPS 采用计数统计的方式进行获取,具体代码为:

fps_record(){
	let now = new Date().getTime();
	let d = now - this.fps_lasttimestamp;
	let fps = this.fp_ / d *1000;
	window.global_var.fps = parseInt(fps);		//导入至一个全局的记录器中  ①
	this.fp_ = 0;
	this.fps_lasttimestamp = now;
	setTimeout(this.fps_record.bind(this),1000); //每秒取样
}

对于 stepSimulation 的前后时间戳打点的具体代码如下:

updatePhysics(delta){
	let start = new Date().getTime();	//起点时间戳
	this.world.Step( delta , 6 , 2);	//物理模拟计算
	let end = new Date().getTime();		//终点时间戳
	let d = end - start;
  
	window.global_var.push(d);				//导入至一个全局的记录器中  ①
	
	//others...
}

上述两个① 处代码用于将当前时刻的相关数据进行统一记录,方法是构建一个全局的记录器。

记录器代码样例为:

window.global_var = {
  record : [],
  push:function(timeout){
    let n = window.global_var.num + 1;
    if(n % 50 <= 2){  //防止数据集过大只对num 每50 周围的帧进行获取,例如当前 num 为49、50、51 时则开始记录
      window.global_var.record.push([
        window.global_var.num,
        timeout
      ])
    }
  },
  num:0,	//当前已经产生物体的数量 由方块生成函数进行赋值修改
  print:function(){
    wx.setClipboardData({		//将记录集复制到设备的粘贴板 ②
      data: JSON.stringify(window.global_var.record)
    })
  }
};

② 处负责将记录的结果集进行打印输出,在小游戏环境中将记录的数据使用微信API wx.setClipboardData({}) ,设置到移动设备的粘贴板中从而可以复制出来。

注:考虑到在控制台调试模式下会造成性能的额外损耗(尤其在移动设备中),所以 不采用 console.log() 方式将数据集打印出来。

实验结果


分别使用Android与iOS设备对上述测试用例进行真机测试。

测试环境

iPhone:iPhone11 Pro Max 版本14.4.2 A13 / 微信 版本 8.0.5 支持库 2.16.1

Android:小米10 版本10 内核4.19.81 骁龙865 / 微信 版本 8.0.3 支持库 2.16.1

测试项

使用 JS 版本、 WASM 版本以及Naive版本( wx.getBox2D() ) Box2D 的 Demo 在 iPhone11 Pro Max WX、小米10 WX 中进行测试,记录在不同的运行环境中 FPS 值由 60 (>60 也算 60) 逐渐降低的物体产生数量,同时也以每50个物体为一组,观测一组物体的物理单步计算耗时。

注:Naive版本是微信小游戏支持库自带的 C++ 版 Box2D 引擎,该测试数据可近似为原生游戏下的计算性能,在本报告中作为参照项。该版 Box2D 部分接口与现网较新 Box2D 的版本 API 并非完全兼容。

实验数据

数据列代表产生对应物体时的 “渲染帧率(FPS)” 以及对应的 “物理计算时差(stepSimulation)”,

例如100物体: 60FPS - 30ms 代表生成100个物体时渲染帧率为 60FPS,物理计算耗时为 30ms(两者为对应时刻附近均值)。

设备-运行环境 50物体 (FPS - ms) 100 150 200 400 800
iPhone11 Pro Max WX - JS 60 - 1 60 - 6 60 - 9 51 - 16 21 - 52 6 - 169
iPhone11 Pro Max WX - WASM 60 - 1 60 - 1 60 - 2 60 - 3 60 - 7 36 - 19
iPhone11 Pro Max WX - Native 60 - 0 60 - 0 60 - 0 60 - 1 60 - 1 60 - 2
小米10 WX - JS 60 - 1 60 - 1 60 - 2 60 - 2 60 - 5 60 - 12
小米10 WX - WASM 60 - 0 60 - 1 60 - 1 60 - 2 60 - 3 60 - 6
小米10 WX - Native 60 - 0 60 - 0 60 - 0 60 - 1 60 - 1 60 - 3

注:下划线 代表该机型首次出现低于 60FPS 的位置。加粗 指 JS 版本与 WASM 版本在同一机型同一取样点时较优性能高亮指示。在机型支持 90FPS 时本文对大于 60FPS 的渲染均按照 60FPS 记录。

结论


上述实验中选用目前小米10(1档 Android 机型)与iPhone11 Pro Max(1档 iOS 机型)进行测试,总结如下:

  1. 在两种机型下,使用 WASM 版本的物理引擎均有效的提升游戏的渲染性能1~3倍,这是在不需要改变游戏内在结构的情况下,一种快捷有效的性能优化手段,推荐开发者优先使用 WASM 版的物理引擎;
  2. iOS 微信小游戏由于没有 JIT ,因此在各个渲染引擎中相比其他环境性能上均稍有逊色,但从 JS 与 WASM 的对照中可知,使用 WASM 版物理引擎可较明显的改善性能的损失。

About

微信小游戏中Box2D物理引擎的JS与WASM版本的性能测试报告(渲染引擎为PixiJS)

Resources

Stars

Watchers

Forks

Releases

No releases published

Packages

No packages publish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