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
Commit 3810d89

Browse files
committed
02-3
1 parent 785b9b3 commit 3810d89

File tree

4 files changed

+161
-148
lines changed

4 files changed

+161
-148
lines changed

.obsidian/workspace.json

Lines changed: 6 additions & 6 deletions
Original file line numberDiff line numberDiff line change
@@ -13,7 +13,7 @@
1313
"state": {
1414
"type": "markdown",
1515
"state": {
16-
"file": "02-2-隨手記 Read it Later & Do it Later.md",
16+
"file": "02-3-上課筆記.md",
1717
"mode": "source",
1818
"source": false
1919
}
@@ -93,7 +93,7 @@
9393
"state": {
9494
"type": "backlink",
9595
"state": {
96-
"file": "02-2-隨手記 Read it Later & Do it Later.md",
96+
"file": "02-3-上課筆記.md",
9797
"collapseAll": false,
9898
"extraContext": false,
9999
"sortOrder": "alphabetical",
@@ -110,7 +110,7 @@
110110
"state": {
111111
"type": "outgoing-link",
112112
"state": {
113-
"file": "02-2-隨手記 Read it Later & Do it Later.md",
113+
"file": "02-3-上課筆記.md",
114114
"linksCollapsed": false,
115115
"unlinkedCollapsed": true
116116
}
@@ -133,7 +133,7 @@
133133
"state": {
134134
"type": "outline",
135135
"state": {
136-
"file": "02-2-隨手記 Read it Later & Do it Later.md"
136+
"file": "02-3-上課筆記.md"
137137
}
138138
}
139139
}
@@ -157,18 +157,18 @@
157157
},
158158
"active": "cf4a32420485b012",
159159
"lastOpenFiles": [
160+
"02-2-隨手記 Read it Later & Do it Later.md",
160161
"02-1-提升記錄的速度與有效性.md",
161162
"images/Pasted image 20230626214451.png",
162163
"02-6-练功笔记.md",
163-
"02-2-隨手記 Read it Later & Do it Later.md",
164164
"images/Pasted image 20230626214621.png",
165165
"02-0-紀錄.md",
166166
"01-紀錄、提取、整理、搜尋、應用.md",
167167
"images/Pasted image 20230626213950.png",
168168
"images/Pasted image 20230626213934.png",
169169
"00-前言.md",
170170
"README.md",
171-
"02-3-上课笔记.md",
171+
"02-3-上課筆記.md",
172172
"images/截圖 2022-09-08 下午4.02.19.png",
173173
"10-结语.md",
174174
"04-2-整理-总结与归纳.md",

02-3-上課筆記.md

Lines changed: 154 additions & 0 deletions
Original file line numberDiff line numberDiff line change
@@ -0,0 +1,154 @@
1+
在上課時,筆記需要有組織性和完整性,以便後續複習和學習。
2+
3+
![](images/20220908192015.png)
4+
5+
做上課筆記,很多人糾結的重點在於可能是要專心聽還是專心記。要用筆記、打字記還是拍照記?
6+
7+
但我認為重點都不是以上。而是要先釐清課程的格式。
8+
9+
![](images/20220908192127.png)
10+
11+
一般來說,市售課程分兩種,一種是概念聽講型、一種是流程操作型。
12+
13+
Ÿ   聽講型的課程是上課時,老師說你聽
14+
15+
Ÿ   實做型的課程是上課時,老師示範你操作
16+
17+
這兩種課程的上課筆記操作方法,其實是完全不一樣的。
18+
19+
### 聽講型課程如何做筆記?
20+
21+
![](images/20220908192251.png)
22+
23+
聽講型課程,比較常見的情形是演講或者理論課。
24+
25+
但坦白說上這種課時,非常賭運氣。有的老師一次就能吸住學生注意力一兩個小時,讓學生直到下課都還依依不捨離開。有些老師,剛開場五分鐘學生想放空逃離,或者直接去找周公。
26+
27+
若是遇到後者的情形,真的會非常倒楣,爛老師東拉西扯,自己又無法離場,甚至還得聚精會神,想辦法從裡面找到點乾貨,來對得起當初自己交的學費。
28+
29+
但無論老師本身能力如何,上課做筆記本身就是一件挑戰度相當高的事情。
30+
31+
因為老師提供的信息是通過聲音傳遞的,你必須先將聲音轉化為腦電波,並過濾出需要記錄的內容或者你自己的想法。
32+
33+
而且你無法快速跳過每一秒的聲音。
34+
35+
這也是為什麼上課會讓人感到疲憊的原因,無論是否做筆記,都需要消耗巨大的能量。
36+
37+
然而,有一些方法可以幫助你更有效地做筆記,降低做筆記的成本。
38+
39+
### Step 1: 開錄音筆
40+
41+
在上這種聽講課時,我建議的第一個動作,就是開錄音筆。
42+
43+
第一個好處:資訊不會漏接,而且下課時,甚至就能拿到聽譯服務的逐字稿進行複習。
44+
45+
第二個好處:當自己知道無論如何都有錄音筆音檔墊底時,大腦就不會那麼緊張,害怕漏接了什麼資訊,而在一開始就消耗了不必要多的注意力與能量在紀錄(Record)資訊之上。我們可以可以將大部分的能量分配給真正有意義的事情(產生與捕捉洞見)。
46+
47+
### Step 2: **觀察老師授課結構
48+
49+
老師的教學能力參差不齊。有些老師只是擅長表達自己的經驗,但實際上他們的授課內容可能雜亂無章,甚至會浪費很多時間。
50+
51+
然而,高效的老師會為他們的授課內容建立一個清晰的結構,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和吸收知識。
52+
53+
我建議在上課時,不論老師的教學能力如何,都可以花一些時間觀察老師的授課結構。因為一旦你瞭解這堂課的結構,你就可以像有進度條一樣上課了。
54+
55+
這樣的觀察讓你能夠專注於你感興趣的議題,同時放棄你不感興趣的議題,從而節省精力。這樣的學習方式能夠提高你的學習效率,並且讓你更容易記住所學的知識。
56+
57+
### 步骤3:轉換成主動式學習心態
58+
59+
聽講課讓人感到疲勞的原因是聽課者不知道講課者的教學目標,只能被動地聽取講課者提供的信息並搜索答案。
60+
61+
聽課者預設所有的資訊都應該是重要的,因此花費了大量時間解碼每一段資訊。但最後80%的資訊都是不重要的,能量都被浪費掉了。如果講師沒有講授技巧或者沒有重點,那麼這堂課的學習效果將非常差甚至等於零。
62+
63+
所以換個角度,如果我們上課前先準備一些自己原本就很感興趣的問題,專心在這堂課裡找答案呢?
64+
65+
有了這些問題,再加上觀察結構。我們就等於開了濾鏡模式,等於所有內容都可以放掉,等到出現自己覺得相關的關鍵內容時,再專注即可。
66+
67+
這樣的心態與方法,就不會讓自己在上課時非常累,甚至反而最後甚至會產生「這門課非常棒,我想知道的都得到了解答」。
68+
69+
這是一種非常不同的積極成果。
70+
71+
即使你錯過了某些部分,也可以通過後續的錄音聽譯和筆記來彌補。看文字和做筆記的好處是可以直接用眼睛搜索要找到的資訊,並隨時快進倒退,而不必從頭到尾重新聽一遍。
72+
73+
這樣你就可以專注於你感興趣的議題,而放棄你不感興趣的議題,從而節省精力。
74+
75+
這種主動式學習心態不僅能提高學習效果,還能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應用所學知識。
76+
77+
### Step 4: 只記自己的感想
78+
79+
使用這種方法,你就不需要只是機械地記錄老師講的內容,而可以專注於寫下自己對於所學知識的感想和發現。這樣的筆記方式能夠幫助你更深入地理解和吸收所學的內容,並且讓你在回顧筆記時更容易回想起當時的思考和感受。
80+
81+
這樣的筆記方式才是你上課真正想要得到的結果!
82+
83+
84+
### Step 5 : 重新講述一遍你的心得,並錄影存檔
85+
86+
最後一步,也是最重要的。
87+
88+
在上完這門課時,立刻找同學、直播、錄影講一遍這個課的 ORID。
89+
90+
ORID指的是:
91+
92+
ORID 是
93+
94+
* 我看見了什麼
95+
* 我感覺到了什麼
96+
* 我領悟了什麼
97+
* 我決定去做什麼
98+
99+
為什麼「立刻重述」這件事情這麼重要呢?
100+
101+
這是因為在上課之後,我們剛剛得到一些資訊。這些資訊,在我們的大腦中,還僅是一些零散的想法與線索而已。
102+
103+
而經過當場講述這個方法,可以立刻在腦子裡面粗略建構一段用自己觀點表達的「完整新記憶」。
104+
105+
這才是能讓大腦真正產生有效索引的方法。因為大腦本身,只會紀錄
106+
107+
* 有具體結構的資訊
108+
* 與我有關的資訊
109+
*
110+
否則過了幾天,不管當下自己抄了什麼,記錄的多詳細,當天沒有經過這樣一輪的索引創建,大腦一樣會把這些「影像」沖刷的乾乾淨淨。畢竟人類內建的「行車記錄器」硬碟儲存空間有限。
111+
112+
這當中該注意的訣竅有幾個:
113+
114+
1. 強烈建議在上課完的中午或晚上,立刻做一遍。記憶是有關於保存期限的。這個方法等於是立刻作保鮮處理,確保你的記憶能夠長期保存。
115+
116+
2. 講述比書寫更有效。而且講述會在大腦中產生聲音記憶,這樣可以更好地記住內容。
117+
118+
3. 講述的內容比書寫或打字輸出的內容更多。錄制下來後,又可以轉化為逐字稿,這樣你可以更詳細地回顧和總結課程內容。
119+
120+
4. 在當周重新整理資料。口述只是記憶鞏固的第一步,將它整合到已有的知識體系中需要進一步的整理。在後續章節中,我們將深入討論整理的技巧,幫助你更好地整理和組織學習資料。
121+
5.
122+
123+
## 實做型課程如何做筆記?
124+
125+
![](images/20220908195950.png)
126+
127+
在參與實踐型課程時,有幾個方法可以幫助你有效地做筆記:
128+
129+
1. **錄製視頻或拍攝照片**:如果允許的話,使用相機或錄影機記錄老師的每一個步驟。這樣做的原因是因為在實踐型課程中,程序性知識的步驟順序非常重要。這樣你可以在需要時回顧和模仿老師的動作步驟。
130+
131+
2. **問問題**:如果你對老師示範的步驟或順序有疑問,可以在下課時詢問老師。這樣你可以更好地理解為什麼順序是這樣,以及一些細節的好處。你可以使用錄音設備記錄下老師的解釋,以便日後回顧。
132+
133+
3. **進行練習**:回家後,立即進行一遍的練習。這樣可以幫助你鞏固所學的知識和技能。在練習過程中,你可以將自己的練習結果進行一次講述的 ORID(Objective, Reflective, Interpretive, Decisional)分析,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記憶所學的內容。
134+
135+
4. **多次練習**:在當周至少要做三遍的練習。這樣做的原因是,在學習程序性知識時,我們需要使用肌肉記憶而不是大腦記憶。通過多次練習,你可以更好地培養肌肉記憶,使所學的知識和技能更加熟練。
136+
137+
總之,實踐型課程需要採用不同的筆記方法,包括錄製視頻、問問題、進行練習和多次練習。這些方法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記憶所學的內容,並提高你的實踐能力。
138+
139+
140+
141+
142+
这样做的原因是,在学习程序性知识时,我们需要使用肌肉记忆而不是大脑记忆。
143+
144+
#### 沒有萬用筆記本與軟體,但有超級捷徑
145+
146+
為什麼在本章我們要將「記錄」與「應用場景」各個分開講述。是因為很多人在學習筆記技巧時,認為使用一種筆記本格式或一套筆記軟件可以解決所有問題。
147+
148+
然而,實際情況並非如此。即使是在上課中,筆記也可以分為聽講型和實踐型,側重點也不同。因此,對於接下來的四個場景,我們將提供不同的解決方法。
149+
150+
透過上課例子,我們希望向大家展示筆記技巧並不僅僅是暴力記憶和整理這麼簡單。然而,將其分為不同的場景並不是為了讓筆記技巧變得更加複雜,而是反而要讓筆記流程更輕便、結果更有效。
151+
152+
我想要強調的是,要做到有效的筆記,不是通過用大量的粗暴記錄和整理來消耗人體能量。
153+
154+
要做到高效的筆記,我們需要先思考,我們做筆記的真正目的是什麼。然後,利用人類天生的機制和現代科技,找到最簡單的方法。這樣才能事半功倍。

02-3-上课笔记.md

Lines changed: 0 additions & 141 deletions
This file was deleted.

README.md

Lines changed: 1 addition & 1 deletion
Original file line numberDiff line numberDiff line change
@@ -8,7 +8,7 @@
88
* [02-0-紀錄](02-0-紀錄.md)
99
* [02-1-提升記錄的速度與有效性](02-1-提升記錄的速度與有效性.md)
1010
* [02-2-隨手記 Read it Later & Do it Later](02-2-隨手記 Read%20it%20Later%20&%20Do%20it%20Later.md)
11-
* [02-3-上课笔记](02-3-上课笔记.md)
11+
* [02-3-上課筆記](02-3-上課筆記.md)
1212
* [02-4-读书笔记](02-4-读书笔记.md)
1313
* [02-5-会议笔记](02-5-会议笔记.md)
1414
* [02-6-练功笔记](02-6-练功笔记.md)

0 commit comments

Comments
 (0)